本系新闻
首页 /  学院概况 /  系所中心 /  企业管理系 /  本系新闻 /  正文

企业管理系学术讲座之五十六——Adopting knowledge from reverse innovations?Transnational patents and signaling from an emerging economy

编辑者:付博 | 发布时间:2018-12-04

2018年12月3日下午,来自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的李家涛教授在群贤二201教室分享了题为“逆向创新的知识应用?新兴经济体的跨国专利与市场信号”的报告。报告主要内容是研究了于中国申请的且得到批准后的专利是否会增加美国对该专利的引用,以及行业技术因素复杂程度、市场中介发展健全程度与专利被批准所释放的市场信号作用大小的关系。

肖金利老师在讲座前首先为我们介绍了李家涛教授,并对其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李家涛教授在正式报告前和我们分享了国际战略领域最前沿的研究动态,并鼓励在座师生可以关注我国企业海外战略、非正式制度以及数字经济等前沿领域。


随后,李家涛教授开始了报告,为我们介绍了研究的背景。李家涛教授通过通用电气在中印两国的研发投入引入了报告研究的问题——为什么发达国家对新兴市场的创新投入如此重视并常常会对成果进行运用。报告指出,这一种跨国的知识流动是难以被观察的,存在信息不对称。当新兴市场的专利申请被当地批准后,这相当于向市场释放了信号,而市场信用作用的大小则与行业技术复杂程度、市场中介机构健全程度相关。

对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进行阐述之后,李家涛教授提出了本报告的研究框架。报告的三个假设分别为:新兴市场公司申请的专利被批准后会提高发达国家对其的引用;行业技术因素越复杂,信息越不对称个,市场信号作用越大;地域的市场中介发展越不完善,信息越不对称,市场信号作用越大。然后,李家涛教授对研究样本中来自1104所公司的4226个专利数据的选取与处理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实证的模型与方法。最后,李家涛教授对实证研究的结果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实证表明三个假设在经济和数据上均是显著成立的。

报告后,李家涛教授一一解答了在座老师与师生的提问,并就本报告后续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现场讨论氛围热烈,同学们纷纷表示获益匪浅。最后,本次题为“逆向创新的知识应用?新兴经济体的跨国专利与市场信号”的报告在肖金利老师的致谢与热烈的掌声中落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