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丨厦门大学
近日,第六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落下帷幕。
据悉,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共有来自117个国家和地区、4186所学校的631万人携147万个项目报名参赛。
厦门大学在本届全国总决赛中斩获1金4银2铜,其中高校主赛道1金3银1铜,“红旅”赛道1银1铜。厦大会计学子在第六届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通过跨学科、跨专业组合,打破学科壁垒,实现了专业间的交叉与有机融合,产生有效的思维碰撞和团队协作效应,多元化提升问题解决能力,成绩斐然。
01
创与闯丨会计系学子
我系2018级本科生何嘉乐和郭森涛,硕士生方瑶所参加项目“原位冷冻芯片——微观世界的‘火眼金睛’”在全国总决赛中荣获银奖。
我系本科生张泽锴所参加项目“‘厦医青志’精准医疗志愿脱贫项目” 在全国总决赛中斩获铜奖。
“厦医青志”精准医疗志愿脱贫项目
此前,我系2017级本科生刘倬语参加“‘厦医青志’精准医疗志愿脱贫项目”在省赛阶段获得金奖。
以及我系2018级硕士生刘粟一、叶语,2019级硕士生闫寒、董宇晨,2018级本科生李晓雪参赛项目“青选至-青年选品,止于至善,全方位助农先行者”;我系2018级本科生李雪飞所在项目“红树林公益教育”皆获得第六届福建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
02
原位冷冻芯片丨微观世界的“火眼金睛”

何嘉乐同学在项目中负责市场调研、营销规划和财务分析。郭森涛同学负责做市场规模测算、竞品调研分析、帮助概括现存市场痛点和项目投资亮点,与团队队长、老师共同设计制定公司的战略规划。方瑶同学负责投融资规划、财务分析以及企业管理体制。
三位同学均表示,这次比赛收获良多。比赛使不同专业的同学有机会聚到一起,讨论交流、各抒己见、相互学习;其次,大家为了共同的目标精诚团结、共同奉献、相互协作;最后,磨砺过程中能不断发掘潜能、提升自我。此外,在和队友协调分工中,我们不断意识到,学生不能只将注意力放在本专业相关事务上,而要与来自各专业的队友、不同领域的专家老师进行广泛沟通,站在全局的角度,主动提出自己的思考和建议,才能更好地帮助项目完成一次次的迭代优化。
厦医青志丨精准医疗脱贫
“厦医青志”青年志愿服务组织自2014年成立,现有注册志愿者达3148人。依托于厦门大学医学院10家附属医院等医疗资源和平台,围绕疾病的三级预防,不断开展系统全面、专业高效的精准医疗志愿脱贫项目,有效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在项目团队中,张泽锴同学主要负责财务预测、市场分析、商业模式分析、民办非营利组织申请等部分,努力将自身课堂所学运用到项目实践中。
张泽锴同学表示,通过本次的互联网+比赛,他对目前贫困人口的真实状况有了新的认知,并深刻体会到了在进行实际组织运营过程中所要面对的种种问题。为能够认识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并与他们一同致力于脱贫事业的建设,为脱贫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而深感荣幸。
青选至丨青年选品,止于至善
“青选至-青年选品,止于至善,全方位助农先行者”也是本次大赛由管理学院申报的项目中,唯一荣获校赛金奖和省赛铜奖的项目团队。
项目在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大背景下,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系列讲话,团队成员深入走访福建永春、永定、长汀、武夷山等地,与农户进行了彻心交流,悉心甄选农产品。

团队通过实地调研,深度了解农业发展现状,抓住产品销售上的痛点,与各地多家合作社、脱贫办签约开展合作,形成一体化、专业化、产业化的运营模式,成功推出“青选茶”等系列产品,并被厦航公司采购使用。

我系2018级硕士生刘粟一负责公司运营管理和项目统筹,2018级硕士生叶语负责公司战略规划和实施,2019级硕士生闫寒负责公司财务预测及制定融资计划,2019级硕士生董宇晨负责公司治理结构监控与风险管理,2018级本科生李晓雪负责公司内部控制、大赛PPT制作及答辩筹备工作。
管理学院会计系学子作为项目的主要发起人和团队核心成员,深度参与大赛,获得了宝贵的创业实践经历,得到了能力的提升与视野的开阔,收获了不菲的人生财富。
红树林丨公益教育

我系本科生李雪飞在红树林公益教育项目组负责团队日常运营及答辩工作。
她表示:加入团队后对所学的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无论是会计的专业知识还是管理学的专业知识都得到了运用,很高兴在这个团队里遇到了很多优秀的同学,比起比赛结果更重要的是收获的经验和知识。参加创业比赛是非常愉快的一次体验,自己从各个方面得到了提升。尽管比赛结束也依然会留在团队,继续为团队尽一份力。
03
青年会计人丨天道酬勤,勇往直前
上述成绩与我系近年来积极推行的“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 “推动学科交叉、科教文理融合”的举措相一致,希望会计创客们能够不忘初心,勇往直前,在创新路上永不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