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新闻
首页 /  学院概况 /  系所中心 /  会计学系 /  本系新闻 /  正文

学术讲座回顾:“厦门大学会计学科教师与研究生系列Seminar”之七十二

编辑者:刘银燕 | 发布时间:2020-11-12

题目:会计信息质量的决定机制——基于信息使用者需求视角的经验证据

报告人:陶然 博士研究生

主持人:刘媛媛 助理教授

 

2020116日下午,在第七十二期厦门大学会计学科教师与研究生系列Seminar”上,博士研究生陶然报告了与刘峰教授合作论文《会计信息质量的决定机制——基于信息使用者需求视角的经验证据》。以下为讲座报告内容概要。



本报告主要包含研究问题提出、文献综述、债券市场背景介绍、具体研究方法和模型构建的说明、实证结果分析与研究结论几个主要方面。



首先,作者向大家介绍了问题的提出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为什么研究这一问题做出了相关解释。本研究主要解决的问题是探讨信息使用者需求如何影响会计信息供给,具体问题即信息使用者需求变化如何影响会计信息质量?发行人能否从迎合信息使用者需求中获利?其次,作者简要介绍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提出2014刚性兑付打破与高质量信息需求之间的关系。

刚性兑付打破,投资者风险意识提升,综合债务契约假说和债务治理效应,作者提出以下假设:相对未受冲击的城投平台,非城投类债券发行人,在债券市场刚性兑付打破、债券投资者信息需求提升后,发行人信息质量显著提高(H1)。限定其他条件不变,相对未受冲击的城投平台,非城投类债券发行人,在债券市场刚性兑付打破、债券投资者信息需求提升后,供给高质量信息,可以更低成本获取更高额债券融资(H2)。通过研究设计,构建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相关假说成立。

该研究的主要贡献有:

1、首次探索性地检验了信息使用者需求提升会计信息质量的效果,从会计信息需求角度,为会计信息质量决定因素研究拓展了新视角;亦为构建投资者需求导向的信息披露机制提供有利的理论支持;

2、从债券发行人会计信息质量视角,探究刚性兑付打破对债券发行人行为的约束作用,补充债券市场刚性兑付打破的经济后果研究,为全面打破各类刚性兑付提供了有力的经验证据;

3、从信息质量角度探究了投资风险环境变化对于债务治理效应的影响,拓展了宏观环境变化与微观企业行为相关文献。


最后,现场老师、同学与报告人进行了提问交流与讨论,第七十二期厦门大学会计学科教师与研究生系列Seminar”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