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1日,刘思义博士在嘉庚一409室报告了自己的论文,论文题目是“自然灾害、财政压力与企业避税——基于台风的分析”。李成老师在现场与刘博士进行了探讨和点评。

在报告开始,李成老师为大家介绍了这个题目的意义,并认为与台风结合的角度很有新意,他表示了对于这篇论文的期待。随后,刘思义博士进行了报告。
刘博士先介绍了大家都很熟悉的莫兰蒂台风,并且贴上了传遍票圈的朱校长巡视灾后校园的照片更是引起了大家的兴趣。接下来,他提到了论文选题初始情况:在莫兰蒂台风过后,刘博士与厦门海沧的一些中小企业进行了访谈,以为台风会加重企业的避税行为,但实际却发现结果恰恰相反,台风的到来反而使得企业避税程度降低,于是开始这篇文章的研究。选取台风这一独特视角,基于 2008-2015 年我国 A 股上市公司样本,研究了自然灾害(主要是台风)对企业避税行为的影响。研究基本假设有两个:一是台风破坏程度越大,企业避税程度越低;二是在国有企业、政治关联企业以及当地龙头企业中,这种相关关系更加显著。
文章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刘博士一一为大家介绍了研究假设、样本选取、变量定义和回归结果,使得大家对于他的研究有了基本的了解。期间,李成老师也对刘博士的研究提出了很多的问题和进行了激烈的探讨,提问涵盖的范畴很广,既包括了数据的来源、数据异常值的处理、检验指标的选取是否过时,也细化到包括措辞是否合适,建议将词语变成“顶风作案”更合适。
最精彩的部分莫过于刘博士对于实证结果的多重检验了。刘博士分别从地方财政压力、制度经济环境、企业经营环境和市场监督机制多个视角检验了不同地区、不同企业灾害发生后避税行为的差异。此外,他也发现企业在灾后缴纳更多税收,能够在未来期间获得更多的政府补助和信贷资源,实现政企之间的双向利益交换。李成老师在这一阶段显得更为感兴趣了,对于政府赤字是否由于台风造成与刘博士展开了讨论,李成老师认为政府可能是在灾害发生之前作政府预算的时候就已经留出了额外的救灾基金,所以台风并不是造成赤字的原因,而刘博士认为台风灾害除了从财政支出增多的角度影响赤字,还可能从财政收入减少的角度影响赤字,因为台风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能会大大减少财政收入。最后李成老师建议刘博士询问厦门市财政局的人员进行求证。
之后,刘博士的报告就进入了尾声,李成老师进行了总结,认为刘博士在文章中的稳健性检验做的非常漂亮,对大家有很大启发性,值得大家学习。
这次激烈的学术探讨就在同学们的掌声中落下了帷幕。